经典为什么是经典?
戳上方蓝字[李子旸]关注公众号,不错过精彩文章~
世界各大文明都有自己的经典。基督教国家的《圣经》,伊斯兰教的《古兰经》,犹太教的《旧约圣经》《塔木德》,印度的《吠陀经》《奥义书》《罗摩衍那》等等。
我们中国的经典是四书五经。五经是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易经》《春秋》;四书是《论语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。
对这些经典,早有连篇累牍、汗牛充栋的解释和阐述。今天我们要提出一个“原初”的、“天真”的问题:为什么这些书成为经典?或者说,这些经典的内容有什么独特之处,以至于它们经久不衰、世代流传、为众人所信奉?
学识有限,对外国的那些经典,我知之甚少,有的根本连看都没看过。这里只说说我国的经典——四书五经,为何成为经典。
什么是“经”
文字中往往包含很多信息。汉字这种象形文字,包含的信息尤其丰富。讨论经典问题,我们就从“经”这个字说起。
现代汉语中,“经”字的字面意思,是和“纬”相对的竖线,所以有地理上的经度-纬度,纺织中的经线-纬线。从古文字的演变来说,经、径、茎、胫原来都是同一个字,后来逐渐分化指不同的事物。因为同出一源,所以核心的意思是一样的,就是“直而长”的线状物。
路径、植物的茎、胫骨都是直观可见的东西。古人很熟悉。后来有了纺织术,给纺织中“竖而长”的线命名时,人们就想到了形状类似的径、茎、胫,于是便命名为“经”。在纺织时,是经线先绷在织机上,然后才编织纬线,成为布。经线比纬线更基础、更重要。由此,“经”又演化出基础、重要的意思。
再以后,当各学派给本派最重要的书命名时,就称为“经”。于是,《诗》成了《诗经》,《易》成了《易经》。典,从字形就能看出来,就是竹简书的样子。这两个字就组成了“经典”,也就是最重要的书的意思。这是“经典”这个名词在文字演化上的来历。
文字演化上类似的有趣例子是“帝”。黄帝、皇帝中的“帝”,都是很“高大上”的含义,其实“帝”这个字的起源并不是那么高大上,就是植物花蒂的那个“蒂”。
花蒂是植物开花结果、生生不息的根本。在古人看来,这种生生不息的源头,既神秘又崇高,久而久之,就成为繁衍和兴旺的象征,进而成为至尊神的化身。把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称为“蒂”,还半酣着众人血脉相连,都是一家人的含义。
到了殷商时代,花蒂的本义渐渐隐没。草字头消失了。“帝”字有了自己独特的含义,那就是大首领、最高权力者。
经典产生的背景
从上面“经”字的演变可以看出来,在经典产生的时代,儒家、墨家、法家、道家等等各家学派,都把本门派最重要的书称为“经”。儒家经典在那时并没有独尊的地位,只是“百家”中的一家。
后来,儒家经典脱颖而出,成了华夏文明共同的经典。独占了经史子集这四大部中的“经”部。其他学派的经典,则下降成为“诸子百家”,只能归入坐二望一的“子”部。
对此,很多人肯定会想到汉武帝的“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”。确实,政治的力量很重要,但如果儒家经典上升为全民族经典的原因只是因为政治,那就片面了。儒家经典能拥有后来的至高地位,根本原因还在于内容。
各大文明的经典,基本产生于所谓“轴心时代”。轴心时代是公元前800年-公元前200年。各文明的轴心时代前后时间相差不多,甚至可以说是同时。这是因为,大家面临的问题差不多。
这个问题就是,技术的变迁,让人们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。进入文明时代,意味着人们将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。面对这种全新的生活,人们有各种困惑和不解,需要解答。
换个角度说就是,技术先行一步,把人们拉入了文明时代。但社会组织、人际关系方面却相对落后,直观感受就是旧有秩序的大崩溃,以及随后的大混乱。人们需要社会组织、人际关系上的一套全新理论。有了这种新理论,人们才能适应文明时代的生活。
对华夏文明来说,这种技术的大变化,主要是两个。一是开始农耕,二是铁器的广泛应用。历史时段大致是从西周到春秋战国——中国的“轴心时代”。四书五经、诸子百家等等书籍就是在这两个转折期出现的。
儒家说了什么
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。黄河流域很适合发展农业。黄土有特殊的性质,黄河提供了灌溉的条件。进入农业时代以后,华夏民族很快成为出色的农人。相比于此前的渔猎,农业的特点是生产剩余多得多,也就是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。
这一点在华夏民族表现得尤为突出。从上古时代起,相比其他文明和民族,华夏族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人口众多。这个特征一直持续到现在。欧洲的面积和中国不相上下,纬度大致相当,但欧洲的人口一直远远少于中国。直到现在,欧洲的人口也只有中国一半左右。
人口众多,也就部落众多。《尚书》中称之为“百姓”“万邦”。面对这种局面,某个部落想靠武力征服“万邦”,是不可能的。因为各个部落的实力不相上下,没有明显差距。贸然攻击别人,很可能得不偿失,一旦实力受损,暴露弱点,反而会招致其他人的攻击而灭族。
那么,能不能小国寡民、老死不相往来地过日子呢?也不行。因为黄河有水患,必须治理黄河,才能把日子过下去。这就需要把各个部落联合起来、组织起来——协和万邦,成为一个更大的共同体。人多才能力量大,才能应付黄河水患。
必须把大家组织起来,但又不能靠武力征服,那么,靠什么呢?
儒家说:靠德治,要以民为本,也就是统治者自身作则,道德高尚,这样才能“平章百姓。协和万邦”,用道德而非武力的方式把大家组成共同体。
儒家的主张早已有之,源远流长,起源应该和农业的起源同时。但上古历史,已不可考,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,简化为韦小宝口中的“鸟生鱼汤”(尧舜禹汤)。在这一系列圣人的传说中,已经包含了后来儒家的基本观念。
到了春秋时代,铁器开始广泛利用。锋利的铁器,既让人们更善于耕作,也让人们更善于屠戮。创造力和野心都蓬勃生长。旧有的秩序因此瓦解,礼崩乐坏。“弑君三十六,亡国五十二,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。”社会上“怎么办”的呼声越来越强烈。
孔子应运而出。“郁郁乎文哉,吾从周”,继承、整理了周公以来儒家的主张,“述而不作”,借古讽今,把儒家的学说和观点整理成一套道德和伦理观念。“孔子作春秋,而乱臣贼子惧”。这是儒家对“礼崩乐坏”提出的解决方案。
其他各家,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,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。百家的学说,各有长短,在社会上展开了思想竞争。这时,儒家只是其中一家,没有脱颖而出。
汉武帝的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对于儒家在中国社会的至高地位,很重要,但如果以为皇帝下个命令,就能让某家学说成为中国的核心文化,也未免高估了政治的力量。
从根本上说,儒家之所以能在诸子百家中胜出,上升为“经”,是因为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,满足了中国社会的需要,被实践证明是最好的。
秦朝的短命而亡,证明法家学说有严重的缺陷。道家的无为而治,经过汉初的文景之治,也暴露出很多问题。国家无为而治,固然让社会经济繁荣起来,但也因此让豪强大族没有制约,过分膨胀。社会深层积累了严重问题。
儒家,其内核的德治、民本、人伦、礼制等等,被证明有着长久的生命力,最适应中国社会的现实。
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,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还有现实的考虑。西汉王朝的政治基础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“军功集团”。到武帝时,军功集团的子孙们继续执掌大权,成为“世袭精英政治”。但他们的能力与乃祖乃父相差很远,“率多骄傲,不通古今”。国家政治因此逐渐败坏。怎样改变这种“世袭精英政治”,是当时朝廷的一大难题。
解决办法就是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确立儒家学说的经典地位,用“经典政治”取代“世袭精英政治”。“经典政治”的特点是:统治的合法性不是来自军功或者血统,而是来自经典。谁想进入统治集团,就必须熟习儒家经典,达到相当高的水平。这样一来,就把那些不学无术的世袭贵胄逐渐排除在外。
汉朝确立了儒家的经典地位,也确立了中国社会的基本文化观念。“经典政治”建立以后,上古以来延续的贵族制,在中国就失去了最大的生存土壤。虽然后世时有贵族制、等级制的回潮,但终究无法对抗“经典政治”奠定的中国历史大势。不看血统看能力,尊重道德和知识,贤能治国,成为中国的根基性文化观念。
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不同。意识形态经常随政治变化而变化,但文化观念要稳固得多。文化观念的基础不是政治或权力,而是民族的生活环境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。这些不变,文化观念就不会变。
概括来说就是,一个民族的经典,是这个民族从蛮荒状态进入文明社会时,对种种根本性问题的系统解答。这个解答奠定了这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文化观念,就像基因决定生物体那样,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历史和命运。
包括文艺复兴在内,人类思想史上,多次发生类似现象,那就是每到历史转折期,人们面临困惑迷茫时,社会就会出现“回到经典”的思潮。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,产生于文明早期的经典,抓住了这个文明核心的、最重要的问题;而且,经典提供的解答,历经时间检验,已被证明最符合这个文明的特性和需要,有深厚的价值和意义,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可以持续地给那个文明的人们做出启发和指引。
而一代代人对经典的再阅读、再阐释,本身也成为文明的创造和积累,给经典不断注入新的活力,拓展经典的内涵。
正是在这种贯穿历史和现实的互动中,经典成为民族的文化之根,永远滋养着民族心灵的成长和升华。
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。
本文系原创作品,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。
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,谢谢。
长按二维码关注“李子旸”
看更多精彩文章